上级 项目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password
子级 项目
tags
category
本期知识点:
1. 大调音程结构具有周期规律性,其中的两组半音、三组大三度,以及一对三全音可辅助记忆。
2. 大调顺阶三和弦中有三种属性:大、小、减;顺阶七和弦有四种属性:大、小、属、半减。
3. 和弦级数体现了和弦与调内主音的相对位置关系,有助于调性分析以及变调。
4. 调性音乐具有三种调性和声功能:主、属前、属,和声遵循 主->属前->属->主 的基本规律进行与终止。
5. 终止式分四类:正格终止、半终止、阻碍终止、变格终止。
6. 调式与和弦互生。由调式生和弦形成调性思维,由和弦生调式形成调式思维
如果说不懂经典力学牛顿三大定律就学不会物理,那么不懂大调结构功能就没法理解包括西方古典与流行乐在内的调性音乐。第四第五课中,我们在建立完整的唱名与音名体系时就是以自然大调做为参考的,可见大调对于西方音乐体系的重要地位。我们今天就来带领大家揭开大调的面纱,仔细观察一下大调的容貌,看看它脸上长了几颗痘痘。
1. 大调音程结构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大调的音程构造。
从二度关系来看,大调是从主音1向上由八度中七个不同的音以 全全半全全全半 的音程组合构建而成的。大调中有两对半音程关系,分别介于 3和4 以及 7和1 之间。而这两对半音程的边上,分别有一组由连续两个全音构成的音阶123,以及一组由连续三个全音构成的音阶4567。而七度关系是颠倒了的二度关系。大调中含有两组大七度,分别是1和7之间,以及4与3之间,是二度中两组半音关系的“镜像”。而其余的五组七度音程皆为小七度。
三度关系的重要程度仅次于二度关系。大调中有三组大三度,分别是1到3,4到6,以及5到7。尤其注意,这三组大三度的低音位置分别是1、4、5这三个数字,它们接下来会有重要任务。大调的其余四组三度音程都是小三度。而六度关系则正好是三度关系的“镜像”。
大调的四度关系与五度关系很好记,两者亦互为“镜像”。4与7互相之间构成了三全音关系,从4到7音程向上为增四度,而7到4音程向上为减五度。注意增四度与减五度都等价于六个半音,或者三个全音(故名“三全音”)。而大调中的其他四度与五度关系则皆为纯音程。
经过上面一番梳理,大家觉得大调的音程结构有没有好记一些了呢?对于初学者,一开始只需要记住以上提到的两组半音,三组大三度,以及一对三全音,便可以通过简单逻辑推倒出大调中任何音和音之间的音程关系了。当然,我们最终希望能将大调的音程全部内化为潜意识。
2. 调内顺阶和弦与和弦级数
接着,我们来观察一下大调里面所包含的和弦。在第八讲中我们知道了,和弦是从根音向上用三度音程叠置得到的。大调的每一个音级上都可以构建出一个由大调音阶中的音来组成的和弦,这些和弦叫做大调的调内和弦或顺阶和弦。
和弦中最基础的一类是三和弦,大调中的顺阶三和弦一共分三类。第一类是由大三度叠加小三度构成的大三和弦。上一节我们观察到,大调中存在三对大三度关系,低音分别在1、4、5。由这三个音为根音组成的和弦恰好就是大三和弦。
和弦与大调主音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用和弦级数标明,一般用罗马数字标记,和弦的级数由根音所在的音级决定。比如,上述的三个大三和弦和弦级数分别是I、IV、V。I级和弦由1 3 5构成,IV和弦由4 6 1构成,V级和弦由5 7 2构成。大家可以确认一下三个音之间是不是大三度+小三度。
在大调与小调中, I、IV、V级和弦地位非常重要,因为这三个级数上的和弦结合起来就能够定义完整的音阶了。传统乐理中会把这三个和弦统称为正三和弦。
第二类顺阶三和弦是小三度叠加大三度构成的小三和弦。大调中有三组小三和弦,和弦级数分别为II、III、VI。II级和弦由2 4 6构成,III和弦由3 5 7构成,VI级和弦由6 1 3构成。
大调中最后一类顺阶和弦是由小三度与小三度叠加构成的减三和弦。VII级和弦是大调中唯一的减三和弦,由7 2 4构成。
结合起来看,大调1-7级上的顺阶三和弦的属性依次为大三、小三、小三、大三、大三、小三、减三。这个顺序是大调的普遍规律,无论是C大调还是G大调,顺阶和弦的属性都符合这个规律。
使用级数来标记和弦属性时,可以遵循第八讲中介绍的和弦标记法。级数和弦(或数字和弦)常见有两套标记法。第一种标记法中,大三和弦用大写罗马数字表示,如IV。增三和弦在大写数字后配以+号,如I+。小三和弦使用小写数字,如ii。减三和弦则在小写数字后配以o号,如viio。
第二种标记法中,和弦全都使用大写罗马数字标记。大写数字后,大三和弦不配任何符号,增三和弦配以aug或+号,小三和弦配以m或min,减三和弦配以dim或o号。
两种标记法各有各的优劣,选择上以表达清晰为准。七和弦与引申和弦等其他和弦的标记法请参考第八讲。
知道了顺阶三和弦,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大调顺阶七和弦。顺阶七和弦一共有四类,比顺阶三和弦多出一类。其中,三个小三和弦加入七度音后都变成了小七和弦,减三和弦则转化为了半减七和弦(注意,不是减七和弦),I级和IV级的大三和弦变成了大七和弦。
奇妙的是,V级和弦并非大七和弦,而是属七和弦,它的七度音4与根音5之间是小七度。由于大调顺阶和弦中只存在一种属七和弦,知道了属七和弦的构成音,就可以明确大调音阶中的其他音,因此属七和弦在确定调性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结合起来看,大调1-7级上的顺阶七和弦的属性依次为大七、小七、小七、大七、属七、小七,以及半减七。
3. 和弦级数的应用
一旦掌握了和弦级数的概念,我们就可以把它套用到不同的调上面,迅速找出各调顺阶和弦的名称了。
以C大调为例,C大调的1-7级分别是C D E F G A B,其对应的和弦名称如下图。如果你有钢琴或吉他和弦演奏经验,那么你一定已经对C大调前六级上的三和弦不陌生了,它们分别是C、Dm、Em、F、G、Am。而Bdim由于不协和感太强,许多歌曲中会避免使用,反而加入七音后的Bø7弱化了不协和感,使用频率更高。
不仅C大调可以用和弦级数推算出和弦名称,其他的大调中的和弦也可以用同样方法很方便地算出来。无论是哪个调,大调每个音级上的和弦属性都是确定的。
下图展示了G大调的顺阶和弦。我们可以观察到,G大调的顺阶和弦与C大调的顺阶和弦是有重叠的。两个调中都使用到了C、Cmaj7、G、Am、Am7、Em、Em7这几个和弦,只是它们在两个调中的级数完全不同。而类似Dm7与D7这样同根音却不同属性的和弦则把C调与G调区分开来。
在知道歌曲调性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根据和弦名称推算出对应的和弦级数。比如在G大调中,Am和D7分别是调内的ii和V7。
一旦掌握了正反两种推算能力,我们便可以通过使用和弦级数来轻松完成歌曲的变调了。变调(移调)就是将一首音乐从一个调整体平移到另一个调。变调前后,和弦与主音的相对位置关系是一样的,因此和弦的级数不会发生改变。假设有一首C大调的男声歌曲,现在想改成G大调来适应女声的音域。原曲中用到了四个和弦C、Am、F和G。想要将这四个和弦由C大调改成G大调,我们可以首先算出这四个和弦在C大调的级数是I、vi、IV、V,然后再在G大调中找出级数所对应的和弦,它们分别是G、Em、C和D。变调后弹奏这四个和弦即可。
现在就来找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的和弦谱,试试看能不能通过使用和弦级数找出将原调升高四个半音后会用到的和弦吧?
4. 调的判断
上一节提到,不同的调可以享有同一个和弦,这会引申出一个问题:如何通过和弦来确定歌曲的调性?由于大调与小调歌曲风格色彩差异明显,不容易混淆,因此本讲将只着眼于大调,默认曲子是由大调谱写的。我们会在下一讲来介绍如何确定小调歌曲的调。
要确认大调歌曲所在的调,我们必须知道不同属性的和弦分别在大调的哪几个级数上面。
首先,由于大调中只存在一个属七和弦以及一个半减七和弦(或减三和弦),因此当属七和弦或半减七和弦出现时,调的选择只可能有一种。比如看到D7时,我们知道它只存在于大调的V级,所以这首大调歌曲是G大调的。而C#ø7只可能是大调的VII级,它所对应的调为D大调。
其次,大调中只存在一对间隔全音的小三或小七和弦。比如当看见Fm与Gm时,我们可以迅速判断出这两个和弦分别是大调的II级和III级,因此曲子的调为Eb大调。同样,大调中也只存在一对间隔全音的大三和弦。因此当看见D和E和弦时,我们可以判断它们是大调的IV级和V级,所以曲子是A大调的。
另外,大调中只存在一对由大三和弦与其上方五度的小三和弦构成的组合。当A与Em同时出现时,可以肯定这两个和弦分别是D大调的V和ii。
其他的情况下,大调的调可能无法由一到两个和弦确认,但我们至少能够将这些可能性迅速缩小。比如,一个大七和弦只可能隶属于两种大调,在其中扮演I级和弦或IV级和弦的角色。比如拥有Fmaj7的大调只可能是C大调或F大调。以此类推,小七和弦也只可能是三种大调中的II、III、VI级。
不止和弦属性可以用来判断调性,旋律中的音程关系也有同样功效。半音程以及三全音都可以将大调的选择性缩减为两种。比如,G#和A既可能是E大调的3和4,又可能是A大调的7和1。又比如,F和B既可能是C大调的4和7,又可能是Gb大调的7和4(此时B实际上写作异名同音的Cb)。
当然,以上方法只适用于歌曲没有转调或使用到调外音或和弦进行离调的情况。转调是指在歌曲内部调性发生了长期的改变,而离调是指歌曲的和弦或旋律短暂地离开了原有的调。如果曲子转调了或用到了非顺阶和弦使歌曲离调,那么我们就不能直接简单套用上述的判断方法了。我们需要先找出歌曲转调或离调发生的位置,将歌曲根据这个位置进行切割,然后分别来分析原调与新调的调性。
5. 调性音乐
第六课在介绍西方音乐体系时说到了调性音乐,调性音乐是以大调小调这两种调为模板框架来写作的音乐体系,共有24种调,大调小调各12种。“大调”这个名称就来自调性音乐。也正是从调性音乐开始,音乐在和声上开始使用以三度叠置构建而成的和弦。在调性音乐里,每个音级上的顺阶和弦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功能,不同功能的和弦按照一定规则衔接时,会从听感上形成一个明确的主音位置,或者说确立一个稳定的调性,故得名“调性音乐”。
调性音乐的和声是围绕着主音上的和弦推进的。在音乐中,随着时间推进变化出的一系列和弦被称为和弦进行。主和弦(一般指三和弦)由1 3 5三个音级构成。从主和弦出发,和声在推进演变过程中会逐渐偏离主和弦的构成音,形成音乐上的张力,直到最后又会回归到主和弦将张力释放,这在音乐中叫做(张力的)“解决”。这个过程就像弹簧被拉紧后一放松又会回到最放松的位置,主和弦作为调式中最稳定的和弦,对偏离了主和弦的音有一股吸引力。各音级与临近的主和弦构成音之间的音程不协和度越高,产生的紧张感就越强,主和弦吸引力就越大。而和弦进行最终回归主和弦也进一步确认了主音的位置,强化了调性。
旋律方面与和声类似。在经过发展与高潮迭起之后,一个乐句或乐段最终往往会回到主和弦上的音来结束。以主音或主和弦构成音结尾可以使积累起来的张力得到舒缓,在听觉上会给人一种故事讲完了的终止感,尤其是以主音结尾。因此在判断曲调的时候,尤其是设计简单的流行歌,如果没有转调的话,乐段或歌曲的尾音及其最后一个和弦经常能够反应整首歌是什么调的。当然歌曲为了创新求变,例外也有很多。
6. 调性功能与和弦进行
明白了调性音乐的基本逻辑,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各音级与其和弦的调性功能(或和声功能)。由于和弦的功能性主要集中于根音三音五音,而七音与其他引申音起到点缀作用,因此以下内容将以三和弦来分析。
大调主和弦的三个构成音1 3 5分别叫做主音、中音、属音。主与属是调性音乐中最重要的两个功能音级。而中音夹在两者的正中,与之各相差两个音级,故得名“中音”。由于是主和弦的构成音,主音、中音、属音是调中最稳定的三个音。
以主音为坐标系,音级的命名具有对称性。主音顺阶往上五度的5叫做属音,而顺阶往下五度的4则叫做下属音;主音顺阶往上三度的3叫做中音,而顺阶往下三度的6则叫做下中音;主音上方大二度2叫做上主音,下方大二度的b7叫做下主音(小调中会用到),而主音顺阶往下小二度的7则叫做导音(顾名思义:把音符引导向主音的那个音)。由此,大调七个音级都拥有了自己的调性功能名称。
下属音与导音分别会与主和弦的一个构成音形成小二度关系,而小二度具有不稳定性,因此这两个非主和弦构成音需要通过半音移动来释放张力。下属音会有往主音中稳定的中音或属音移动的倾向,而导音则明显具有回归主音的强烈倾向。上主音与下中音既不像主和弦构成音那样稳定,也不像下属音和导音那样需要将张力解决,功能上可以起到过渡的作用。
调内和弦也可以用上述调性功能名称来命名。I、IV、V三个大三和弦分别叫做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三者统称为大调的正三和弦。由于大三和弦音程结构比小三和弦更协和,听起来更明亮,符合大调音乐的气质,因此在大调音乐中正三和弦的使用频率很高。ii、iii、vi三个小三和弦分别叫做上主和弦、中音和弦、下中音和弦,三者统称为大调的副三和弦。减三和弦viio则称为导和弦。导和弦由于减五度很不协和,所以音乐 出现的机会最低。
由于七种调性和声功能思考起来太烧脑子,音乐家们根据大调正三和弦的听觉效果把它们归纳为三大类:主功能T、属功能D、以及下属功能S(或属前功能PD)。主功能和弦包括I、iii、vi三个和弦,它们至少含有主和弦中的两个构成音,因此听感上接近主和弦,或像是主和弦的延伸。
属功能和弦包括V与viio两个和弦。属功能和弦含有大调中最不稳定的导音,而且不含主和弦中的主音与中音,因此最为不稳定,有强烈的回归主和弦的倾向。另外从音程角度考虑,在属七和弦V7与导和弦中下属音4与导音7还会构成极不协和的三全音,使张力更大,更需要得到解决。iii虽然也含有导音,但是由于其具有两个主和弦构成音,因此听起来属功能性较弱,它通常被看作是省略了主音的Imaj7和弦。
下属功能和弦包括ii与IV两个和弦。下属功能的和弦含有下属音但不含导音,因此和弦的张力介于主功能和弦与属功能和弦,可以起到从主功能和弦通往属功能和弦的衔接过渡作用。另外,下属和弦的根音4在连接到属和弦的导音7时,大脑会感知到不协和并有紧张感的增四度。增四度有强烈扩张到纯五度的倾向,这会加强我们对导音7回归主音1的期待。正因为下属功能和弦一般放在属功能和弦的前面,因此也被叫做属前和弦。
在调性音乐中的和弦进行一般会依照 主->属前->属->主 的先后顺序展开。常见的和弦进行会从主和弦开始,连接到任意一个和弦,并由此进入一个以主和弦为终点的循环。循环中,主功能和弦会首先过渡到属前和弦,然后随着张力的累积进入属功能和弦,最后由属功能和弦回归主功能和弦,并由此结束或进入下一段和弦进行。比如,大调中用烂了的I-vi-IV-V进行就符合这个规律,也就是C大调中的C-Am-F-G。主和弦I首先衔接主功能的vi,接着通过属前和弦IV来到属和弦V,最后回到主和弦I形成一个闭环。和弦进行由此可以无限进行下去。
虽然歌曲的和弦进行往往会遵循上述规则顺序,但它并非科玉律,而更多是一种安全的和弦编写的套路参考。满足上述规则顺序的和弦声部连接较为容易,听起来也较为顺畅。但如果偶尔能使用聪明的手法技巧打破常规的和弦进行,或许可以为乐曲带来一番惊喜。
7. 终止式
主音的位置并不是凭空出现的,不存在“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的情况。那主音的位置是如何被确立起来的呢?主音是在和声的推进中确立的。
调性音乐中,最具有确立主音位置以及调性的和声进行就数终止式了。终止式是在乐句、乐段或乐曲结尾处用到的和声安排,即属功能和弦回归主功能和弦的过程,因此它起到张力解决的作用,使乐曲产生终止的听感,故得名“终止式”。由于属->主的过程中,导音->主音的半音解决突出了主音的位置,因此终止式对建立调性具有重要作用。乐曲中往往还会将属三和弦V改为属七和弦V7。由于额外增加了一对下属音->中音的半音进行以及一对三全音的解决,属七和弦有助于增强终止式的功能。
终止式一般分为四种:正格终止、半终止、阻碍终止,以及变格终止。
正格终止(或完全终止)指的就是属功能和弦到主和弦的终止式,即V->I (或viio->I)。由于是真正解决到主和弦,正格终止是最正宗的终止式,也是最强的解决。
半终止(或不完全终止)之所以叫半终止,是因为终止式只进行到一半,停在了属和弦V上。停留在属和弦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因此半终止感觉就像逗号一样,使乐句稍作停顿后可以继续刚才的内容往下发展。于此相比,正格终止则像句号一样,可以结束原来的乐句,并开始一个新的乐句。
阻碍终止(或伪终止)一般是指将属功能和弦连接到下中音和弦V->vi,是假的正格终止式。当我们听到属和弦时,会期待下一个和弦是主和弦好将乐句终止。使用下中音和弦则可以将和弦进行从终止式中拉回来继续发展乐句,就像是硬把句子中的句号掰成了逗号的感觉。由于vi可以起到关系小调的主和弦的作用,阻碍终止还具有将乐曲从大调引向关系小调的作用。
变格终止(或教堂终止)是由下属和弦接到主和弦的终止式,即IV-I。由于没有用到属和弦,变格终止听觉效果上与正格终止非常不同。变格终止的半音移动是由下属音解决回中音,不如导音解决回主音的终止感强,确立主音及调性的能力也更弱。在教会音乐中,当唱词用到“阿门”来为乐曲结尾时,就会用到变格终止。不过在变格终止之前,往往乐句已经出现过了完全终止,提前将张力释放解决,而变革终止只是起到了结尾的额外延伸。当然,变格终止并非不能独立使用,比如Beatles的《Yesterday》就巧妙地在没有正格终止的帮助下,以变格终止结束了乐曲。
熟悉掌握终止式可以对我们在判断乐曲的调性以及推测乐曲的发展方向时起到非常大的帮助,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8. 和弦与调式的互生
最后一节,让我们观察一下和弦与调式音阶之间的互生关系,并学习如何跳脱调性思维,改用调式思维来解读音乐。
一方面,和弦源自调式。从第二节中我们观察到,以大调为框架模板可以构建出调内七个音级上的和弦,包括三和弦与七和弦。以C大调为例,七个顺阶七和弦分别是Cmaj7、Dm7、Em7、Fmaj7、G7、Am7,以及Bø7。
另一方面,和弦又可以构成调式。C大调这七个和弦可以继续顺着音阶以三度向上堆叠,添加入九度音、十一度音,以及十三度音。它们分别会构成七个顺阶引申和弦:Cmaj13、Dm13、Em11(b9b13)、Fmaj13(#11)、G13、Am11(b13)和Bm11(b5b9b13)。
虽然调内三和弦七和弦会存在同属性的和弦,但是引申至十三度的和弦中,没有任何两个和弦类型相同。每一类十三和弦都由根音出发,含有七个组成音,因此和弦自身就构成一条新的音阶。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七类和弦的音阶分别是自然音阶的七种调式:Ionian、Dorian、Phrygian、Lydian、Mixolydian、Aeolian和Locrian。
并非只有叠到十三度的引申和弦才可以具有自己的调式音阶,其他和弦照样可以,且自由度更高。在七和弦的四个构成音之外任意插入一个九度音、一个十一度音,以及一个十三度音就可以形成一条调式音阶。比如大七和弦上若选择添加9、11、13就构成了Ionian调式,而添加9、#11、13则构成Lydian调式。虽然任意的添加方式并不能保证音阶协和好听,故并不常用,但理论上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添加#9、#11、b13来构成一条类似于匈牙利小调的新调式。至于实际演奏时调式中应当避免的音可以参考第八讲。
由此,我们完成了一个由调式生和弦,再由和弦生调式的过程。可见,调式与和弦具有互生关系,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区分线。不过,两者所产生的先后顺序体现了两种不同的音乐思维模式。调性思维是以调式生和弦,我们会问:“这个和弦源自什么调式,是由哪个音级中生发出来的?”,这种思维模式适合传统调性音乐的演奏。而调式思维则是以和弦生调式,我们会问:“这个和弦可以构成什么样的调式?”,这种思维适合调式音乐,以及含有复杂和弦的调性音乐的演奏。
总结一下,这一讲介绍了大调音阶构造、调内顺阶和弦、调性功能,以及包括终止式在内的和声进行规律。对上述内容的熟悉程度反应了我们对乐理整体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也直接决定了我们应用乐理的能力和效率。因此对大调的深入学习再怎么强调都是不为过的。
P.S.
虽然变格终止的音乐中重要性不如正格终止,但是根据Hooktheory网的大量统计结果显示:流行乐中IV-I的出现概率竟高于V-I进行——这个结论想必学古典音乐的人要大跌眼镜了。造成这个反常识的原因主要是I-V-vi-IV这套循环在欧美流行乐中的使用过于泛滥导致的。
课后练习:
Q1:大调音阶中有几组大六度?分别建立在哪几个音级上?
Q2:请列出E大调的七个顺阶七和弦。
Q3:Bm和弦分别是哪几个调的顺阶和弦?G#和弦呢?
Q4:B->C#->A#m->D#m是哪个大调里的和弦进行?四个和弦分别起到哪种调性功能?变调为G调之后应该改为哪四个和弦?
上期答案:
Q1:大调音阶中的七个音通过三度音程堆叠可以构成七个不同的和弦,比如C大调七个音C D E F G A B,由A作为根音向上抽取C和E来构建一个三和弦,得到Amin和弦。再向上抽取G则构成Amin7和弦。请用同样的方式,写出由C大调另外六个音作为根音可以构成哪些三和弦以及哪些七和弦。
A1:
Q2:F A C Eb构成哪一种七和弦?Bbmaj7是由哪四个音构成的?
A2:F7和弦。由Bb、D、F、A构成。
Q3:几度音可以用来区分小七和弦与半减七和弦?几度音可以用来区分大七和弦与属七和弦?
A3:五度音。七度音。
音乐术语英文单词表:
和弦级数:Chord numbers
和弦级数分析法:Roman numeral analysis
顺阶和弦:Diatonic chords
变调(移调): Transpose
转调:Modulation
离调:Tonicization
和弦进行:Chord progressions
解决:Resolution
调性/和声功能:Tonal/harmonic function
功能性和声:functional harmony
主(音/功能)、上主:Tonic and supertonic
属(音/功能)、下属(音/功能):Dominant and subdominant
中音、下中音:Mediant and submediant
导音:Leading tone
属前和弦:Predominant chord
终止式:Cadence
正格终止:Authentic cadence
半终止:Half cadence
阻碍终止:Interrupted/deceptive cadence
变格/教堂终止:Plagal/Amen cadence
调性与调式(思维):Tonal v.s. modal
- 作者:团子
- 链接:https://ikun.su//article/%E4%B9%90%E7%90%86101-9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